査
[ chá,zhā ]
读音:chá,zhā
拼音:cha,zha
简繁:査
五笔:SEGF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SEGF
笔画:9画
吉凶:暂无
仓颉:DBM
结构:上下
郑码:FLC
四角:47912
区位:暂无
统一码:67FB
异体字:查
英汉互译:investigate,examine,seek into
笔顺:横、竖、撇、捺、竖、横折、横、横、横
笔顺演示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71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起源
査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査姓起源一
出于姬姓,属于汉族姓氏,春秋周惠王时(公元前676 --前652年在位),伯禽(姬姓)的后代、鲁国(今山东境内)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桓系子爵,食采于查邑(古谱写作“樝邑”,隶济阳),因以地为氏。查延(号东安)为查氏始祖。
査姓起源二
源于姜氏,出自春秋时期炎帝后裔齐国公之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姜无野执政时期(公元前598~前582年在位),他赐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到楂邑(今山东济阳),该地盛产山楂。在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作为姓氏者,称楂氏。后来又将木字偏旁省去了,于是遂成为查氏,世代相传至今。
查氏族人大多尊奉齐顷公为得姓始祖。
査姓起源三
出自芈姓。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楚王为芈姓)食邑在柤(古查字的异写体,故址在今湖北南漳西),子孙以邑为氏。
査姓起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诸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被分封于柤邑(今湖北南漳)。
在春秋时期,由于其封地的名称“柤”也写作“查”,这二字在当年同义通用,因此他也被认为是查邑的封主。以后,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查氏、柤氏,二氏实一,世代相传至今。
査姓起源五
源于楂树图腾。传说炎帝子民其中一支旦人以楂树为图腾,因而世称其为“查人”。(据传说,济阳历城是炎帝丹鸟部族农耕之地,丹鸟氏居济阳,建齐国。周初周武王封姜尚于齐。“查人”善造船,齐国得“查人”之助,航海业十分发达。齐太公姜尚主舟楫之利,移都薄姑,控制出海口,便鱼盐之利,因而齐国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东方大国。)
査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豁罗剌思氏后裔,世居查木拉(察布齐勒,今黑龙江肇源东二站)、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察哈尔蒙古内扎萨克部中也有此姓,以部为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Gorlos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郭尔罗斯氏多改汉姓为郭氏、高氏,亦有以世居地“查木拉”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查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查礼特氏,亦称扎哩特氏、扎勒楚特氏,世居乌喇特(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arit Hala,所冠汉姓为查氏、陶氏、秦氏、扎氏等。
⑶.蒙古族扎噜特氏,以地为姓,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alut Hala,所冠汉姓多为查氏。
査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沙氏、边氏、查氏、程氏、山氏、白氏、谢氏。
⑵.满族查佳氏,满语为Ca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成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蒙古族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的满族同胞中即有此氏,后大多改汉姓为刘氏,亦有少部分族人称查氏。
⑶.满族满扎氏,亦称满查氏,满语为Manj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库察(今新疆库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哈达城西(今辽宁开原)等地,所冠汉姓为查氏、满氏、扎氏等。
⑷.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特别多”,世居查库木(查昆木、查坤木、扎库木、甲孔木处,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占河(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甘肃兰州皋兰)、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为查氏、唐氏、谭氏、舒氏、劳氏等。
⑸.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满语为Usun Hala,满语有汉义“水”,源出金国时期称女真温古孙氏(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属于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人数众多,所冠汉姓为查氏、孙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⑹.满族查库塔氏,亦称扎库塔氏,满语为Jakuta Hala,汉义“各八”,世居瓦尔喀(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噶哈里必汉额里村(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扎库塔(今吉林珲春图们江北岸、海兰江以西)、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萨楚库(今黑龙江宁安老松岭一带)、松花江沿岸及长白山等地,所冠汉姓为查氏、张氏、包氏、石氏、朱氏等。
⑺.满族查鲁察氏,亦称扎鲁察氏、扎兰努德氏,满语为Jaluca Hala,世居杜贤(今河北石家庄),所冠汉姓为查氏、张氏等。
⑻.满族查特黑氏,亦称扎特黑氏,满语为Jatehei Hala,世居额穆赫索罗(今吉林敦化蛟河境内额穆镇),所冠汉姓中即有查氏。
査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傣族、土家族、哈尼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均有查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查氏,世代相传至今。
黑龙江:哈尔滨市。
辽宁:阜新、抚顺、新宾、清源。
吉林:查干湖、永吉县。
山东:济阳、济宁、兴都、清平、高唐、临清、武城、滋阳、泰安、平阴、淄博市淄川区、兖州市、禹城市、聊城市东阿县、临沂市费县、即墨市。
河北:玉田、清河、枣强。
北京市:大兴、宛平。
天津市:查家胡同。
上海市:查家桥、查家港、查家山。
江苏:丹阳、下邳、泰州市、高邮、江阴、无锡、吴县、淮阴、常州、镇江、常熟、武进市、苏州市、姜堰市、淮安、盐城。
安徽:芜湖、祁门、歙县、休宁、宣城、无为、泾县、宿松、太湖、望江、桐城、广德、铜陵
潜山、怀宁、安庆、寿县、泗县、济县、霍山、舒城、庐江、当涂、东至、黟县、芜湖市、黄山市、池州市、贵池市、当涂、铜陵、蒙城。
江西:星子、都昌、彭泽、湖口、修水、永修、鄱阳、浮梁、婺源、东乡、共青城、乐平、余干、新建、临川、丰城、铅山、金溪、贵溪、德安、景德镇。
浙江:海宁、杭州、钱塘、仙居、金华、德清、湖州、南浔、舟山、江山、富阳、嵊州、龙泉。
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京山、浠水、崇阳、黄梅、孝感市、竹溪、黄冈、大冶、鄂州、郧县、监利、英山、仙桃、钟祥、蕲春、丹江口市、谷城、竹山、恩施。
河南:固始、郏县、汝南、潢川、鄢陵、南召、信阳市。
福建:德化、南平、清流、漳浦、泉州市。
甘肃:兰州市、宁县、永登、石岐。
云南:施甸县,陆良县(板桥大堡子,查地村)。
贵州:顶效。
广东:澄海。
四川:蓬溪、大英、合江、西昌。
山西:太原。
陕西:西安市未央区、长安区,韩城、南郑、洛川、郭滩、咸阳市乾县漠西乡龙岩村。
重庆:长寿。
香港。
台湾。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海陵郡: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
济阳郡: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
海陵堂:据《万姓统谱》记载:《望出齐郡,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文徽孙道如,徒家海陵,至今查氏为望族。》查氏发祥于山东地区。春秋时,楚国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在距今1000年以前的五代南唐以后,在今江苏泰县一带,繁衍成当时的名门望族。
査姓资料暂未收录
历史名人
査姓古代名人
查升清代(1650-1707),书法家,字仲苇号声山,浙江省海宁人。康熙进士,曾在朝廷任职。著有《淡远堂集》等。查文徽,南唐休宁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讨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时候立了大功,于是升迁为建州留侯。当时,吴越的军队占据了福州,文徽于是带领着他的军队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后,他安抚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虏。后来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书。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儿子元方是建州的观察判官,他的孙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龙图阁侍制。好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记载有关于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在《鹿鼎记》中,被金庸发展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情节。蒲留仙称伊璜先生“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中称其为“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见查伊璜的风采。,查士标,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安徽休宁人,长期居住在扬州,擅长画山水,与孙逸、汪云端、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海阳四家”。他的书法超妙入神,艺舟双楫》将他的行书列入佳品之上。,查慎行,清代诗人,名嗣琏(1650-1727),字夏重,浙江海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查光佛,名能,又字竞生,湖北省人。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还没有毕业就剪去长辫加入了第四十一标当兵。后请了长假走出军营,居住在蛇山的蕲春学社。宣统元年,长沙抢米风暴发生,鄂军进入湖北镇压。查光佛于是与刘复基等人计划乘机举行起义,事情败露了,没有成功。宣统三年的武昌起义的第二天,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阳夏战争的时候,他在汉阳总司令部任职。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聘任他为稽查委员、同盟会鄂支部交际会会长;同年2月份被聘任为鄂省教育部副部长,五月去职。民国二年二次起义失败以后加入中华革命党,任职湖北讨袁军总司令秘书长及驻汉口特派员。民国九年任护法军政府总裁机要秘书。民国十一年任广州大本营秘书。民国十五年任江汉宣抚使参议。民国十八年任《中央日报》总编辑。民国十九年任中国**汉口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民国二十年任中央党史编撰委员会编撰兼秘书。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江苏常州病势。终年47岁。存世的著作有《武汉阳秋》。,查夷平,又名镇湖,号埠西。江西省修水人。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广东航空学校。曾任欧亚航空公司主任秘书,滇黔铁路督办署材料处处长,中央航空公司副经理。1949年11月,在香港参与组织中央、中国航空公司起义。后来担任中国民用航空业务处处长、民航总局顾问。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曾经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组织了今虞琴社。曾经担任过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古琴研究会会长。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8月去世,终年81岁,编有《存见古琴曲谱集览》等。
郡望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海陵郡: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
济阳郡: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
海陵堂:据《万姓统谱》记载:《望出齐郡,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文徽孙道如,徒家海陵,至今查氏为望族。》查氏发祥于山东地区。春秋时,楚国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在距今1000年以前的五代南唐以后,在今江苏泰县一带,繁衍成当时的名门望族。
査姓资料暂未收录
姓氏源流
査姓资料暂未收录
堂号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海陵郡: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
济阳郡: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
海陵堂:据《万姓统谱》记载:《望出齐郡,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文徽孙道如,徒家海陵,至今查氏为望族。》查氏发祥于山东地区。春秋时,楚国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在距今1000年以前的五代南唐以后,在今江苏泰县一带,繁衍成当时的名门望族。
査姓资料暂未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