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 jiàn ]
读音:jiàn
拼音:jian
简繁:鑒
五笔:JTYQ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JTYQ
笔画:13画
吉凶:吉
仓颉:LIC
结构:上下
郑码:KDMP
四角:28109
区位:2888
统一码:9274
异体字:鑒,鍳,鑑,鑬
英汉互译:mirror,looking glass,reflect
笔顺:竖、竖、撇、横、点、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笔顺演示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06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起源
鉴姓主要源自:姬姓。
鉴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甘昭公王子带之后的封地,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鉴氏发源地在今河南洛阳东南一带,时为春秋战国时期制作铜盆、铜镜的作坊,其人被称作鉴匠,传说是周王朝周惠王姬阆之幼子、甘昭公王子带的后代。王子带,全名姬带,亦称叔带、大叔带、大叔。
在史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载:“恵王五年,恵后生叔带,”食邑于甘(今河南洛阳南部),谥昭,故又称甘昭公。王子带是周襄王姬郑的同母弟弟,在东周春秋时期的周襄王十八年(晋文公姬重耳二年,公元前635年),王子带指挥一批旧臣发动了叛乱,并一度称王,后晋文公出兵平叛,杀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国。鉴,在古代就是盆的意思,盆中盛水,可以为镜,照出人影月光,称为“鉴”,后引申其意用作镜。鉴工专职制作盆、瓮、镜之器皿的匠人,其后裔引以为姓氏,称鉴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后鉴氏有人流迁到晋国杨邑(今山西洪洞)定居,衍成一族。今河北省大名县前桑圈村是鉴氏后人聚居的主要村落之一,传说第一个到该村的鉴氏始祖叫鉴清,是从鉴洼(今山东省鱼台县清河镇鉴洼村)迁入的。鉴洼,就是凹面镜,其地形如凹镜,因而称为“鉴洼”。据家谱文献《鉴氏家谱》中的记载,鉴洼的鉴氏是在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人口大迁移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去,后又分迁到河北、台湾等地,至今已传二十代,人口约有一千余人。
姬姓鉴氏皆尊奉王子带为得姓始祖。
鉴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狱刑廷理,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所设立的牢狱属廷理所辖,其“廷理”,就是楚国的司法管理制度。在古代,因牢狱有金属栅栏,所以看押牢犯的官员称“鉴吏”,亦称“监吏”、“鉴吏”或“鍳吏”,几字通假,多为当政君王的嫡系子孙或亲信担当。这些狱吏有以其职务称谓为姓氏者,称鉴氏,即鉴氏。到了战国初期,“鉴吏”这种司法制度与官职也被姬姓郑国所用,亦称鉴吏,其后人也有引为姓氏者,如郑国大将鉴之,就是该族的裔人。
1955年文字简化改革之后,“鉴”、“鍳”二字皆被简笔为鉴氏,通称鉴氏。
鉴姓起源三
源于淳于氏,出自唐朝时期佛教律宗南山宗鉴真大师,属于以宗教称号为氏。鉴真,公元688~763年,日文称がんじん,俗姓淳于,名佚,广陵江阳人(今江苏扬州江都),著名唐朝时期佛教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大师为“天平之甍”,认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日本历史上天平时代文化的颠峰。鉴真在十四岁时于被佛教智满律师收为沙弥,配居扬州城北大云寺。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鉴真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出游洛阳,继至长安。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鉴真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后来鉴真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而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两位大师,也都是当时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在当时整个日本国中及其以后,多有崇敬鉴真大师而以其法号为日本姓氏者,称がんじん。后有族人伊藤鉴真氏、宿慧鉴真氏等在唐文宗李昂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为“遣唐使”(留学生)入华学习,留居中国,按汉俗称鉴真氏,后亦省文简改为单姓鉴氏、鍳氏、真氏等,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简化改革之后,“鉴”、“鍳”二字皆被简笔为鉴氏,通称鉴氏。该支鉴氏的独特之处,就是皆尊奉鉴真大师为得姓始祖。
鉴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七十位,以洛阳、洪洞为郡望。
今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山东省的济宁市鱼台县、青岛市平度市、东营市、莱芜市,北京市,安徽省的蚌埠市,河南省的商丘市永城县,台湾省,日本国等地,均有鉴氏族人分布。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洪洞县:原在西周初称“杨”,因古代杨人生息于此而得名。西周金文的“杨”字形如人举着武器向太阳舞蹈的样子,专家由此推测,古杨人是一个崇祀太阳神的部族。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庶弟伯侨于斯,为杨侯(一说为周宣王之子尚父封杨)。据史学家考证,古杨人于西周从这里向南方迁徙,辗转至今湖北房县杨子山附近,建杨子国,南齐置杨子县。后又东迁至江苏一带,留下扬州、扬子江等有关地名。在长江下游又与越人杂居,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扬越。战国时期,扬越人的活动已达岭南,广州市神化传说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骑五羊创建五羊城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扬越人开发广州的历史反映。由此看,早在三千年前洪洞县境就已经开始移民了,而且比明朝初期的大移民范围更远更广。伯侨为杨侯,子孙世袭达五百年,到晋献公时灭杨侯国,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曰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著名汉朝学者扬雄在自叙家世时说:“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说明洪洞还是杨姓的发祥地,且古代杨、扬二字通用,杨、扬两姓同出一祖。春秋末期,晋国私家势力逐渐壮大,并不断对羊舌、祁等旧贵族发起进攻。周敬王六年(丁亥,公元前514年),新兴势力灭羊舌氏,将其采邑分为杨氏、平阳、铜?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县大夫,这是洪洞县境内最早的置县。西汉时期置杨县,县址在今洪洞县东古村(一说在东南范村)。东魏时期出于战争需要,在杨县北二十五里处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称“洪洞镇”,洪洞之名从此出现。古籍中对此地名也有记载,如姚最在《序行记》中记载:“周建德五年(丙申,公元576年),从行讨齐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请降。”在《北史》中记载:“周主至晋州,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这些史料中的“洪洞”皆指军事要塞洪洞镇,其位置在今洪洞县上纪略一带。隋朝时期属临汾郡,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太原,南下霍邑,在经过杨县时,因恶其县名与隋帝姓氏同为“杨”,遂改杨县为洪洞县,乃以古戌洪洞为名。对于“洪洞”的含义,据地方志记载,是因其城南有上古传说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学者郝树侯认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这个地方靠近汾河,称‘洪洞’是形容其波涛澎湃。”在古籍中“洪洞”又作“鸿洞”,原意确是形容大水,如在《淮南子·原道》中记载:“水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也形容大风,如汉朝王子渊在《洞箫赋》中吟:“风鸿洞而不绝”。洪洞县北为原赵城县,“赵城”的来历也颇为悠久。西周时期,周穆王有一位得力的驾车手造父,相传在周穆王西巡时,由造父驾良马八匹直趋昆仑,见到西王母,后听说徐偃王谋反,又与周穆王日驰千里,东归击徐,大破叛军,造父以此军功受封赵城。“赵”的本意就是疾速行走,“赵城”这个地名就是以造父日驰千里平徐偃王的功绩而命名的,造父的后裔便以赵为氏,尊赵城为其发祥地。原赵城县境从汉朝至隋朝历属彘县、永安县、霍邑县,隋朝义宁元年始分出赵城县,直到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洪洞县西临霍岳,东带汾水,以得山川劲气,民性刚毅,风土质朴而闻名于世。1954年4月9日由政务院批准将原洪洞、赵城两县合并后,曾按惯例取两县名字首字,命名为洪赵县,但到1958年又改为洪洞县,这样改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历史在中国北方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和亿万移民后裔对故土的眷恋,特意保留了“洪洞”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洛阳堂:以望立堂。
洪洞堂:以望立堂,亦称杨氏堂。
一、鉴(鑒)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甘昭公之后有鉴氏。”甘昭公,即王子带,食邑于甘。此当系出姬姓。明代有鉴文献,徐州人,洪武旧臣。
二、鉴(鑒)
鉴姓分布:山西阳城、绛县、山东利津、新泰、河南内黄、浙江余姚等地均有此姓。
鉴姓起源:周王子带食采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号甘昭公,其后有鉴氏。
鉴姓名人:
鉴文献,明时徐州人,洪武中选入。
变化:一作鑑。
历史名人
鉴姓古代名人
鉴之战国,(生卒年待考),著名郑国大将。
鉴晟汉朝,(生卒年待考),著名大臣。
鉴定颜唐中期,(生卒年待考),诗人,有诗收录于《全唐诗》。
鉴文献明朝,(生卒年待考),著名官吏。
郡望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洪洞县:原在西周初称“杨”,因古代杨人生息于此而得名。西周金文的“杨”字形如人举着武器向太阳舞蹈的样子,专家由此推测,古杨人是一个崇祀太阳神的部族。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庶弟伯侨于斯,为杨侯(一说为周宣王之子尚父封杨)。据史学家考证,古杨人于西周从这里向南方迁徙,辗转至今湖北房县杨子山附近,建杨子国,南齐置杨子县。后又东迁至江苏一带,留下扬州、扬子江等有关地名。在长江下游又与越人杂居,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扬越。战国时期,扬越人的活动已达岭南,广州市神化传说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骑五羊创建五羊城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扬越人开发广州的历史反映。由此看,早在三千年前洪洞县境就已经开始移民了,而且比明朝初期的大移民范围更远更广。伯侨为杨侯,子孙世袭达五百年,到晋献公时灭杨侯国,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曰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著名汉朝学者扬雄在自叙家世时说:“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说明洪洞还是杨姓的发祥地,且古代杨、扬二字通用,杨、扬两姓同出一祖。春秋末期,晋国私家势力逐渐壮大,并不断对羊舌、祁等旧贵族发起进攻。周敬王六年(丁亥,公元前514年),新兴势力灭羊舌氏,将其采邑分为杨氏、平阳、铜?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县大夫,这是洪洞县境内最早的置县。西汉时期置杨县,县址在今洪洞县东古村(一说在东南范村)。东魏时期出于战争需要,在杨县北二十五里处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称“洪洞镇”,洪洞之名从此出现。古籍中对此地名也有记载,如姚最在《序行记》中记载:“周建德五年(丙申,公元576年),从行讨齐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请降。”在《北史》中记载:“周主至晋州,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这些史料中的“洪洞”皆指军事要塞洪洞镇,其位置在今洪洞县上纪略一带。隋朝时期属临汾郡,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太原,南下霍邑,在经过杨县时,因恶其县名与隋帝姓氏同为“杨”,遂改杨县为洪洞县,乃以古戌洪洞为名。对于“洪洞”的含义,据地方志记载,是因其城南有上古传说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学者郝树侯认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这个地方靠近汾河,称‘洪洞’是形容其波涛澎湃。”在古籍中“洪洞”又作“鸿洞”,原意确是形容大水,如在《淮南子·原道》中记载:“水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也形容大风,如汉朝王子渊在《洞箫赋》中吟:“风鸿洞而不绝”。洪洞县北为原赵城县,“赵城”的来历也颇为悠久。西周时期,周穆王有一位得力的驾车手造父,相传在周穆王西巡时,由造父驾良马八匹直趋昆仑,见到西王母,后听说徐偃王谋反,又与周穆王日驰千里,东归击徐,大破叛军,造父以此军功受封赵城。“赵”的本意就是疾速行走,“赵城”这个地名就是以造父日驰千里平徐偃王的功绩而命名的,造父的后裔便以赵为氏,尊赵城为其发祥地。原赵城县境从汉朝至隋朝历属彘县、永安县、霍邑县,隋朝义宁元年始分出赵城县,直到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洪洞县西临霍岳,东带汾水,以得山川劲气,民性刚毅,风土质朴而闻名于世。1954年4月9日由政务院批准将原洪洞、赵城两县合并后,曾按惯例取两县名字首字,命名为洪赵县,但到1958年又改为洪洞县,这样改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历史在中国北方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和亿万移民后裔对故土的眷恋,特意保留了“洪洞”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洛阳堂:以望立堂。
洪洞堂:以望立堂,亦称杨氏堂。
一、鉴(鑒)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甘昭公之后有鉴氏。”甘昭公,即王子带,食邑于甘。此当系出姬姓。明代有鉴文献,徐州人,洪武旧臣。
二、鉴(鑒)
鉴姓分布:山西阳城、绛县、山东利津、新泰、河南内黄、浙江余姚等地均有此姓。
鉴姓起源:周王子带食采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号甘昭公,其后有鉴氏。
鉴姓名人:
鉴文献,明时徐州人,洪武中选入。
变化:一作鑑。
姓氏源流
一、鉴(鑒)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甘昭公之后有鉴氏。”甘昭公,即王子带,食邑于甘。此当系出姬姓。明代有鉴文献,徐州人,洪武旧臣。
二、鉴(鑒)
鉴姓分布:山西阳城、绛县、山东利津、新泰、河南内黄、浙江余姚等地均有此姓。
鉴姓起源:周王子带食采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号甘昭公,其后有鉴氏。
鉴姓名人:
鉴文献,明时徐州人,洪武中选入。
变化:一作鑑。
堂号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洪洞县:原在西周初称“杨”,因古代杨人生息于此而得名。西周金文的“杨”字形如人举着武器向太阳舞蹈的样子,专家由此推测,古杨人是一个崇祀太阳神的部族。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庶弟伯侨于斯,为杨侯(一说为周宣王之子尚父封杨)。据史学家考证,古杨人于西周从这里向南方迁徙,辗转至今湖北房县杨子山附近,建杨子国,南齐置杨子县。后又东迁至江苏一带,留下扬州、扬子江等有关地名。在长江下游又与越人杂居,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扬越。战国时期,扬越人的活动已达岭南,广州市神化传说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骑五羊创建五羊城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扬越人开发广州的历史反映。由此看,早在三千年前洪洞县境就已经开始移民了,而且比明朝初期的大移民范围更远更广。伯侨为杨侯,子孙世袭达五百年,到晋献公时灭杨侯国,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曰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著名汉朝学者扬雄在自叙家世时说:“叔向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说明洪洞还是杨姓的发祥地,且古代杨、扬二字通用,杨、扬两姓同出一祖。春秋末期,晋国私家势力逐渐壮大,并不断对羊舌、祁等旧贵族发起进攻。周敬王六年(丁亥,公元前514年),新兴势力灭羊舌氏,将其采邑分为杨氏、平阳、铜?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县大夫,这是洪洞县境内最早的置县。西汉时期置杨县,县址在今洪洞县东古村(一说在东南范村)。东魏时期出于战争需要,在杨县北二十五里处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称“洪洞镇”,洪洞之名从此出现。古籍中对此地名也有记载,如姚最在《序行记》中记载:“周建德五年(丙申,公元576年),从行讨齐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请降。”在《北史》中记载:“周主至晋州,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这些史料中的“洪洞”皆指军事要塞洪洞镇,其位置在今洪洞县上纪略一带。隋朝时期属临汾郡,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太原,南下霍邑,在经过杨县时,因恶其县名与隋帝姓氏同为“杨”,遂改杨县为洪洞县,乃以古戌洪洞为名。对于“洪洞”的含义,据地方志记载,是因其城南有上古传说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学者郝树侯认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这个地方靠近汾河,称‘洪洞’是形容其波涛澎湃。”在古籍中“洪洞”又作“鸿洞”,原意确是形容大水,如在《淮南子·原道》中记载:“水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也形容大风,如汉朝王子渊在《洞箫赋》中吟:“风鸿洞而不绝”。洪洞县北为原赵城县,“赵城”的来历也颇为悠久。西周时期,周穆王有一位得力的驾车手造父,相传在周穆王西巡时,由造父驾良马八匹直趋昆仑,见到西王母,后听说徐偃王谋反,又与周穆王日驰千里,东归击徐,大破叛军,造父以此军功受封赵城。“赵”的本意就是疾速行走,“赵城”这个地名就是以造父日驰千里平徐偃王的功绩而命名的,造父的后裔便以赵为氏,尊赵城为其发祥地。原赵城县境从汉朝至隋朝历属彘县、永安县、霍邑县,隋朝义宁元年始分出赵城县,直到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洪洞县西临霍岳,东带汾水,以得山川劲气,民性刚毅,风土质朴而闻名于世。1954年4月9日由政务院批准将原洪洞、赵城两县合并后,曾按惯例取两县名字首字,命名为洪赵县,但到1958年又改为洪洞县,这样改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历史在中国北方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和亿万移民后裔对故土的眷恋,特意保留了“洪洞”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洛阳堂:以望立堂。
洪洞堂:以望立堂,亦称杨氏堂。
一、鉴(鑒)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甘昭公之后有鉴氏。”甘昭公,即王子带,食邑于甘。此当系出姬姓。明代有鉴文献,徐州人,洪武旧臣。
二、鉴(鑒)
鉴姓分布:山西阳城、绛县、山东利津、新泰、河南内黄、浙江余姚等地均有此姓。
鉴姓起源:周王子带食采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号甘昭公,其后有鉴氏。
鉴姓名人:
鉴文献,明时徐州人,洪武中选入。
变化:一作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