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lìng
注音ㄕˋ ㄌ一ㄥˋ
词语解释
市令[ shì lìng ]
⒈ 古官名。掌管市场。战国时楚国有市令之官。见《史记。循吏列传》。汉于长安东、西两市各置市令一人,属京兆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食货志下》。南北朝亦各有市令。见《魏书·李裔传》、《南齐书·东昏侯纪》。唐时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户以上的县皆置市令,不满三千户的县,若地处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听依三千户法置之。见《新唐书·百官志四》、宋王溥《唐会要·市》。
⒉ 司市官颁布的教令。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掌管市场。 战国 时 楚国 有市令之官。见《史记。循吏列传》。 汉 于 长安 东、西两市各置市令一人,属京兆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食货志下》。 南北朝 亦各有市令。见《魏书·李裔传》、《南齐书·东昏侯纪》。 唐 时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户以上的县皆置市令,不满三千户的县,若地处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听依三千户法置之。见《新唐书·百官志四》、 宋 王溥 《唐会要·市》。
⒉ 司市官颁布的教令。
引《周礼·地官·廛人》“罚布” 汉 郑玄 注:“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
贾公彦 疏:“谓司市有教令,其人犯之,使出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邮箱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