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字典

皻字的意思

读音zhā,cǔ
拼音zha,cu
注音ㄓㄚ,ㄘㄨˇ
部首皮部
异体字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HAEC
部外笔画11 仓颉YMDHE 郑码IHLX 四角24247
笔顺读写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提、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统一码76BB - 40766
笔顺

英汉翻译

pimples,blotches

基本解释

zhā

1. 古同“齇”。

1. 皮肤粗糙皲裂。

康熙字典

zhā

皻【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俗作皶。

|

皻【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俗作皶。

|

皻【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俗作皶。

皻的方言汇集

◎ 粤语:z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
◎ 潮州话:za1

皻字组词

Copyright © 2010 - 2025 字词句库 | 黔ICP备15016750号-2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