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菜单

首页»太平御览»兵部·卷六十六

兵部·卷六十六

李昉Ctrl+D 收藏本站

  ○营垒

  《孙子》曰:绝斥泽,惟亟去无留。(斥,咸卤之地。水草恶,浸洳不可处军也。亟,纪力切。)为交军於斥岸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不得已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也。)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车之利也。)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战便也。)此处平陆军也。

  《礼记》曰:四郊多垒,卿大夫士之辱也。

  《左传》曰:许伯致师,御靡旌摩垒而还。

  《史记》曰:黄帝修德振兵,与神农战于阪泉之野,以师兵为营卫。

  《汉书》曰:周亚夫军於细柳,天子入壁门而不得进。上曰:"此真将军。"

  又曰:李陵浚稽山,与单于相值,可三万。陵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弓弩,令曰:"闻金声而止。"虏还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如淳曰:手对战也。)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

  《后汉书》曰:岑彭伐蜀,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可亡降,夜刺杀彭。

  又曰:樊宏,王莽末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馀家。时赤眉贼欲前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粟劳遗赤眉。赤眉长老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必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又曰:第五伦少介烈,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有众,引彊持满以拒之。

  又曰:吴汉自将步骑二万馀人,进逼成都。去城十馀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馀人屯於江南。

  《东观汉记》曰:庞萌攻盖延,延与战,破之。诏书劳延曰:"庞萌一夜反叛,相去不远,营壁不坚,殆令人齿欲相击,而将军有不可动之节,吾甚美之。"

  《魏志》曰:邓艾每见高山大泽,辄规谋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皆笑之。

  又曰:诸葛亮死,军退。司马宣王幸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又曰:曹公征马超於关中,军於渭南,为贼冲突,营不得立。地又纯沙,不得版筑。其将娄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须臾冰坚如铁石,功不达曙,百堵所立,虽金汤之固未能过也。"公从之,比明已就。

  又曰:蜀先主刘备东下伐吴,魏文帝闻备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此兵忌也。缓急不相救,一军溃则众心恐矣。"数日,果有备败书至。

  《晋书》曰:《沮渠蒙逊载记》曰:改业筑西安城以其将臧莫孩为太守。蒙逊曰:"莫孩勇而无谋,知进忘退,所谓为之筑冢非筑城也。"改业不从。俄而,为吕纂所灭。

  又曰:姚苌破魏褐飞於杏城,苌命其将当城于营处一栅,孔中莳树一根,以旌战功。岁馀间之,城曰:"营所至小,已广之矣。"苌曰:"少来斗战无如此快,以一千六百人破三万众,国之事业由此克举。小乃为奇,大何足贵。"

  又曰:成都王颍惮长沙王乂在内,遂与河间王颙表请诛。后父羊玄之、左将军皇甫商等檄乂使就第。乃与颙将张方伐京都,以平原内史陆机为前将军,假节。颍至朝歌,每夜矛戟有光若火,其垒井中皆有龙像。进军屯河南阻清水为垒,造浮桥以通河北,以大木函盛石沉之以系桥,名曰石鳖。

  崔鸿《后赵录》曰:河瑞元年,石勒下冀州郡县堡壁百余,众至十馀万。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

  《宋书》曰:宗越善营立阵,每数万人止顿,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梁书》曰:王僧辩、陈霸先之破侯景也,耀军于张公洲。高旗巨舰,遏过江蔽日,乘潮顺流。景登石头城而睹之,不悦曰:"彼军士有如是之气,不可易也。"因率铁骑万人,声鼓而进。霸先谓僧辩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死欲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僧辩然之。乃以强弩攻其前,轻锐蹂其后,径冲其中,景遂大溃,弃城而遁。

  《后周书》曰:杨猛镇潼关,封郃阳伯邑百七户。俄而,潼关不守,猛于善渚谷立栅,收集义徒,授征东将军扬州刺史大都督武卫将军,仍镇善渚。大统三年,为窦泰所袭,猛脱身得免。太祖以众寡不敌,弗之责也,仍配兵千人守牛尾堡。

  《唐书》曰:德宗幸奉天,李晟赴难。李怀光以朔方军屯咸阳,不欲晟独当一面以分功,乃奏请晟兵。诏令晟将兵合怀光军,晟领兵至陈陶斜,军垒未周,贼出兵来攻,晟乃出阵,且言於怀光曰:"贼坚保宫苑,攻之未必克,今出穴而欲一战,此殆天以贼赐明公也。"怀光恐晟有功,乃曰:"马未衔秣,士不素饱,不饱不若敛兵俟时而发。"晟乃收军入垒。

  又曰:高宗遣将军裴行俭讨突厥。军至单于都护府之北,际晚下营,壕堑方周,遽令移就崇冈。将士云众已就安堵,不可劳扰。行俭不从,更令徙之。此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馀。将吏惊服,问行俭曰:"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我节制,何须问我所由知也。"

  《三国典略》曰:萧纪兵次西陵,舻舳旌戈,翳川曜日。护军陆法和于峡两岸筑二垒,运石填江,铁锁断之。梁主令法和垒北断白雁城道,别立小栅。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博物志》曰:处士东里愧责禹乱天下事。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盖禹始也。

  《太公兵法》曰:张军处将必避七舍七殃。武王曰:"何谓七舍七殃?"太公曰:"张军勿居天舍,勿居地舍,勿居虚器,勿居宿死,勿居吞害,勿居蜚锋,勿居湖泉。"武王曰:"何谓天社?"太公曰:"地高而仰者也。""何谓地社?""卑而下者也。""何谓虚器?""故败邑人莫居之者也。""何谓宿死?""冢墓丘陵间也。""何谓湖泉?""枯泽无水者也。""何谓吞害?""即人所聚五穀处也。""何谓蜚锋?""地斥卤秃不生草木也。"所谓七舍七殃。不张军处将也。

  《太白阴经》曰:偃月营形象偃月,皆背山冈面陂泽,轮逐山势,弦随面直,地窄山狭之所营。

  又曰:偃月外营右置上弦门,中置偃月门,左置下弦门。

  《文选》曰:夜薄休屠营。

  卢思道《从军行》曰: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烽燧

  《说文》曰:烽燧,候表也。边有警,则举火也。

  《汉书音义》曰:高台上作桔槔头,置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悬之,有寇则火燃举之曰烽。下多积薪,寇至则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广雅》曰:兜零,箭也。)

  《史记》曰:周幽王后褒姒好举烽火、叩贼鼓方喜。王欲后喜,辄诈为之。后犬戎兵至,举烽火,叩贼鼓,群臣不救,皆曰:"王欲后喜耳。"遂杀幽王及褒姒。

  又曰:魏王与信陵君博北境,举烽火言寇入界。信陵君曰:"臣有客能知赵王阴事,言赵王猎,非寇也。"

  《汉书》曰: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烽火通於甘泉。

  《东观汉记》曰:郭伋为并州。伋知卢芳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

  又曰:马成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於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保垒、起烽燧、十里一候。

  《后汉书》曰:廉范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度五千人乃移书旁郡求助。吏白"今虏兵度出五千人,请移檄。"范不听,遂选精兵自率士卒拒之。

  又曰: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后周书》曰:宇文贵性聪敏,过目辄记。尝道逢二人,谓其左右曰:"此人是县党,何因辄行?"左右不识,贵便说其姓名,莫不叹伏。白戟烽师为商人所烧,烽师纳货不言其罪。他日北师随例来参,贵乃问云:"商人烽何因私放?"烽师愕然,遂自首伏。明察如此。

  《隋书》曰:突厥染干为邻部战败,与长孙晟独以五骑,连夜南走。至旦,行百馀里,收得数百骑。乃相与谋曰:"今兵败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岂礼我乎。玿厥虽来,本无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济。"晟知其怀贰,乃密使从者入伏远镇,令速举烽。染幹见四烽俱发,问晟曰:"城上然烽何也?"晟绐之曰:"城高地迥,必遥见贼来,我国家法,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使见贼多而又近耳。"染干大惧,谓其众曰:"追兵已逼,且可投城。"既入镇,晟留其达官执室以领其众,自将染干驰驿入朝。

  《唐书》曰:元和中,京兆尹李鄘奏:"三原、高陵、泾阳、兴平等四县共管烽二十八所,每年差烽子烽师九百七十五人。今远近无虞,畿内烽燧请停。"从之。

  《玄女战经》曰:诸见举烽火传言虏且起,欲知审来不以言者,时所加之,得阳者不得阴者,为来法。

  《晋令》曰:误举烽燧罚金一斤八两,故不举者弃市。

  《甘氏天文占》曰:权举烽远近沉浮,权四星在辕尾西,边地惊,备烽候相望,虏至则举烽火,十丈如今之井桔槔,火锤其头,若警急燃火放之,权重本低则末仰,人见烽火。

  吴时《缘江戍图》曰:每刺奸屯有五兵,贼曹一人,皆作烽火,有急以光传之。

  黄帝《出军决法》曰:行军行兵,两敌相要,地形不便,望见烽火,不得为客。

  《卫公兵法》曰:烽台於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於孤迥道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一丈,形圆。

  又曰:诸军马拟停三五日,即须去军一二百里以来安置爟烽。如有动静,举烽相报。其烽并於贼路左侧逐要置,每二十里置一烽应接,令遣到军。其游奕马骑,昼日游奕,候视。至暮速即作食吃,即移十里外止宿,虑防贼徒,暮间见烟火,夜间掩袭捉将。其贼路左右草中,着人宿止,以听贼徒,如觉来,报烽家,举烽递报军司。如觉五骑以上十骑以下,即放一炬火,前烽应讫,即灭火;若百骑以上,二百以下,即放两炬火,准前应灭。贼若五百骑以上,五千骑以下,即同放三炬火,准前应灭。前烽应讫,即赴军。若虑走不到军,即且投山谷,逐空方可赴军。如以次烽候视不觉,其举火之烽即须差人急走告知。贼路既置爟烽,军内即须应接。又置一都烽,应接四山诸烽。其都烽如见烟火,急报大总管,云:"某道烟火起",大总管当须严备,收拾畜生,遣人远探。每烽令别奏一人押,一道烽令折冲、果毅一人都押。

  庾阐《杨都赋》注曰:烽火以置於孤山头,缘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或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火於西陵,鼓三竟达吴都。

  南徐敬业《古意》曰:甘泉警烽候,上谷抵楼兰。

  《北门行》曰:羽檄起边庭,烽火入咸阳。

  张景阳《杂诗》曰:长铗鸣鞘中,烽火烈边庭。

  蔡邕徙朔方,上书曰:既到徙所,乘塞守烽,职在候望。忧怖焦灼,无心复能操笔成草,致章阙庭。

  蔡谟《与弟书》曰:军之耳目,当用烽鼓。烽可遥见,鼓可遥闻,须臾百里。

  ○京观

  《左传》曰:丙辰,楚军於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筑武军营以章武功。)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视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大鱼,喻不义吞食小国也。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

  又曰:齐侯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於荥庭,戍郫邵,封少水,(封晋尸于少水,以为京观。)以报平阴之役,乃还。

  又曰: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

  崔鸿《夏录》曰:赫连勃勃大破南凉,杀众数万,以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梁书》曰:天歼丑类,宜为京观,用旌武功。

Copyright © 2010 - 2025 网站名称 | ICP备123XXX号 |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及搜索引擎,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将做删除处理!

统计代码